近日,中东部地区持续受到梅雨锋的影响,多地出现了强降水过程。尤其是6月30日前后我国南方的梅雨带再次加强,特大暴雨袭击我国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但进入7月,我国长江流域的降雨迅速减弱。从卫星云图上可见,今天我国长江流域的雨带再次变的不成形,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的雨带退化成了零散的雷雨云团。
一、中东部梅雨加强在即
因此,中央气象台的降水数据上可见,从昨天到今天,我国长江流域的降雨迅速减弱,成片的暴雨区退化成了相对零散的大到暴雨区,在这当中,大暴雨也仅仅在个别地方出现。
(资料图片)
不过,这种梅雨带的减弱只是暂时的,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报,未来几天,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梅雨将再次加强,由于其将在江淮、江南、江汉等地活动,导致这些地区出现大范围的暴雨或大暴雨!
二、大范围暴雨对准8省
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1日夜间至3日,陕甘南部、四川盆地、黄淮、江汉、江淮等地有强降雨过程,其中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苏皖北部等地将有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上述地区累计降水量50~150毫米,局地可达180~250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40~6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比如从今晚开始,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的降雨就要开始加强,中央气象台已再次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
实际上,今天夜间的暴雨增强只是开始,接下来,暴雨大暴雨将进一步在河南、安徽、江苏等多个省份发展,多地将面临较强的降水影响。
甚至于到7月3日前后,青藏高原以东旺盛的大到暴雨带将从四川盆地一直发展到黄淮甚至是东北平原,中央气象台预报中认为,不仅河南山东要大范围暴雨,暴雨-大暴雨甚至要下到辽宁多地。
三、局部偏多1倍
梅雨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夏季常见的一种气候现象,主要由于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的相互作用而形成。梅雨期间,空气湿度大,降水频繁,天气阴沉,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影响。梅雨一般从6月初开始,到7月中旬结束,持续时间约为40天左右。不过,每年的梅雨时间和强度都有所不同,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今年的梅雨过程比往年偏晚了一些,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都在6月中旬才纷纷开始宣布入梅。目前其实已经开始进入了梅雨期的中后期。当然,今年自入梅以来,梅雨的“非典型”特征已经相当显著——梅雨带经常上蹿下跳不稳定,大家印象里那种缠缠绵绵一下就要下很多天的阴沉梅雨,变成了下一阵停一阵的不太典型的梅雨。在上一波梅雨带震荡过后,目前梅雨带又重新开始加强。
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中认为,7月上旬,主要降雨区位于黄淮南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沿江、四川盆地东部以及云南西部、西藏东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80~120毫米,部分地区有120~18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另外,东北地区东部累计降水量有40~70毫米;上述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我国其余大部降水偏少。
这次梅雨加强过程将给受影响地区带来一系列的灾害风险,如城市内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同时,由于之前部分地区已经遭遇了激烈暴雨的袭击,如今大范围累积雨量大的梅雨再来,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洪涝和次生灾害的风险进一步升高。因此,建议相关地区的居民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避免在危险区域停留或活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高温和雷电等次生灾害,保障自身和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